
PRODUCT CLASSIFICATION
产品分类
更新时间:2025-11-18
浏览次数:30真空气氛管式炉的使用需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,涵盖操作前准备、抽真空与充气、温度控制、实验操作与结束处理等环节,具体如下:
一、操作前准备
环境检查:确保炉体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,通风良好,避免可燃气体积聚。
设备检查:
检查炉体、炉管、法兰连接处是否完好,无裂纹或松动。
确认加热元件(如硅碳棒、硅钼棒)无断裂,温度传感器(热电偶)安装正确。
检查气路系统:气体管路无泄漏,阀门开关灵活,减压阀、流量计校准正常。
材料准备:
根据实验温度选择炉管材质(如石英管≤1200℃,刚玉管1200~1600℃)。
样品需干燥、无挥发性成分,粉末样品需压实或使用粘结剂成型。
准备所需气氛气体(如氮气、氩气、氢气),确保纯度≥99.9%。
二、抽真空与充气
抽真空:
关闭所有阀门,启动真空泵,将炉内抽至预定真空度(如0.1mPa)。
关闭真空泵,静止15分钟,观察压力表无上升,确认密封性良好。
充入气氛气体:
打开气瓶总阀、减压阀,缓慢充入气体至微正压(约0.01MPa)。
调整气体流量至合适值(如安全瓶中连续鼓出一个气泡为准),确保炉内气氛稳定。
三、温度控制
设定温度程序:
打开电源开关,启动控制面板。
进入温度设定状态,按实验要求设置升温速率(如≤10℃/分钟)、目标温度及恒温时间。
检查程序是否符合预定升降温曲线,确认无误后启动加热。
升温与恒温:
观察温度控制显示屏,确保温度均匀上升,无异常波动。
达到设定温度后,进入恒温阶段,保持温度稳定(如±3℃)。
在恒温阶段进行实验操作,记录实验数据。
四、实验操作与结束处理
实验操作:
在恒温阶段进行实验操作,如材料烧结、热处理等。
如需调整温度或气氛,应谨慎操作,避免对实验造成不良影响。
实验结束与冷却:
实验结束后,关闭气体减压阀,停止充气。
关闭加热电源,使炉体自然冷却至100℃以下。
冷却过程中,禁止打开炉门,防止冷空气进入导致样品受损。
取样与清理:
炉温降至安全范围后,打开炉门,取出样品。
清理炉膛内氧化物及杂物,保持炉体整洁。
关闭气瓶总阀、管路开关,切断电源。
